第五十八节 开个青楼-《回到明末当军阀》
第(2/3)页
在秦淮河脂粉巷里,推举一个当朝首辅,这是多么疯狂的想法,可它偏偏就实现了。
这主意是杨潮提出来的。
集会上杨潮的表现,也让康悔记忆犹新,那么大的集会,出现了那么严重的变故,大文宗钱谦益当场翻脸退场,杨潮还是成功的稳定住了局势,让大部分人都留了下来,最后募集到了足够的资金。
事后康悔一想就觉得后怕,如果当时杨潮没有控制住局势,让集会顷刻间散会。
那些富商还会出钱吗?
虽说那些富商早就商量好都愿意捐助的,可是如果没有在集会上得到他们的承诺,当他们回家后,第二天就看到东林和复社决裂的情况,富商还愿意投资吗,还愿意相信张溥吗。
所以当时就让这些富商答应捐钱,甚至当时就让好几个人拿出会票,这是非常必要的。
而杨潮当时就是这么做的,事实上,当时杨潮的控制,挽救了这场集会。
除了杨潮,康悔还佩服王潇。
王潇做事情举重若轻,一切都做的那么的轻松自如。
又总能够给自己谋取非常大的利益。
这次举办集会,虽然说是杨潮组织的,可是得到最大利益的,很可能却是王潇。
王家在南京的生意始终打不开局面,因为是外地人,哪怕投了很多钱,商铺却不温不火。
这次王潇通过一次集会,跟南京七八家豪商都建立了关系,显然日后王家在南京的发展,会跟以前不可同日而语,会很容易融入到南京的豪商圈子里。
这还不算,当募集到资金后,王潇更是看到更远的利益,积极筹划着帮张溥运转资金,得到了张溥的交情,一起跟到了北京。
王潇还能给人留下很好的印象,让他佩服羡慕的同时,产生不起嫉妒的情绪。
王潇总是在说别人的好话,总是在夸赞自己的朋友,康悔就从王潇哪里得知了杨潮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。
王潇夸赞杨潮有文采,这点康悔也有耳闻了,杨潮虽然没写过几首诗,但是几首小调,也在青楼间略微传唱开来,尤其是这次被李香君唱出来的长诗,康悔觉得迟早会红遍江南。
王潇还夸杨潮有急智。杨潮帮王潇出主意,让他去请庙里的和尚给史可法母亲祝寿,帮他打造一辆马车,请下‘如来拜寿’的事情,康悔也从王潇哪里听闻了。
相比起来,康悔觉得自己还是更佩服杨潮一些。
因为自小就熟,知根知底,他知道杨潮跟他一样,都没什么背景,只是一个匠户而已。
可是就因为一个个想法,那些想法也就比别人想的多了一点点,可偏偏就能出人意料,精彩纷呈,让人拍案叫绝。
而王潇家里,家财万贯,显然他学不来。
他只能学杨潮,杨潮只比别人想的多了那么一点点,却有天地之别,他康悔为什么不能比别人多想一点点。
他什么都没有,他什么都不精通,他从小在青楼长大。
第(2/3)页